文物具有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作用,承载着灿烂文明,传承着历史文化,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物资源全面“活”起来,3月23日,基础教学部团总支开展“学习二十大、坚定文化自信”主题团日活动。
红陶兽形壶,1959年出土于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为山东博物馆的“十大镇馆之宝”之一,表现出大汶口先民们高超的制陶水平。
蛋壳黑陶杯,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以“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硬如瓷,掂之飘忽若无,敲击铮铮有声”而闻名于世,世界考古学界称其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
九旒冕,为藤篾编制,表面敷罗绢黑漆;冠的两侧有梅花金穿,贯一金簪;冕的顶部有“綖板”,綖板前圆后方,綖板上面涂着黑漆,以示庄重。九旒冕是目前我国唯一一件存世的明初冕冠实物,填补了历史文物的空缺,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研究价值。
《双松图轴》,此图为郑燮送给好友肃翁的作品。图中一远一近两棵松树意寓肃翁品格高洁,绘二株相伴而生的松树,繁茂的枝叶交错掩映,显现出如同青年人那般旺盛的生命力。
文物是历经岁月的洗礼而留下来的文化沉淀,正因为它们不会开口讲话,才需要同学们通过富有感染力和亲和力的语言将文物以及文物背后的故事,讲述给同学们,让文物“活”起来,把文物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展示出来。从这些历史文化信息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更能寻找到文化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