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之旅
前几年,由于上海经常举办双年展和海外大师作品展,所以有机会经常去上海看展览。几次下来,上海给我的印象是“一个拥挤忙碌的大城市”。在上海博物馆和上海美术馆的周围经常看到一些人飞快地走过去了,几乎就是小跑,步履匆匆,好像有急事的样子。
作为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上海高楼大厦林立,随处可见外国人。在上海的大街上经常看到市民用英语给他们指路;来到上海博物馆,看到那些穿制服的服务人员也说英语给老外指路;看完展览来到艺术品专卖区,那些售货员也在用英语跟老外讨价还价!虽然只是简单的“six hundred”、“eight hundred”,但是当时给我的震惊却真是不小。当时我觉得回去之后一定要好好学习英语,你看人家上海人,人人都会说英语。
作为中国最大的大都市,上海宾馆的费用自然是不低了。当时我们找了一家很小的宾馆(大概不到25平米吧,带卫生间)住下来,当时要二百块钱。在上海住了2天之后,我们马上去了苏州。在苏州我们住的宾馆大概35平米,干干净净,木质地板,宽敞的卫生间,才只要一百四十块钱。巨大的差异让我感觉还是小城市比较舒服。
由于是个著名的旅游城市,所以苏州市区不允许建六层以上的高楼,和上海、南京比起来,苏州算是小城市了。市民们都很悠闲,并没有上海人急匆匆的样子。相应的,我的神经一下子由在上海时的紧绷状态变成了苏州的悠闲状态。在苏州的大街上也会经常看到来旅游的外国人,或者组团,或者是一家几口。我想,在一个城市就会熟悉一个城市的呼吸、脉搏,就会对这个城市产生依恋,产生感情,就会在头脑中时时刻刻想起她的好,念起她的美——苏州就是这样一个城市。
苏州是一个物产丰富、人杰地灵的地方。明代吴门画派曾经在历史上辉煌一时,以至于到了谈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如果不谈苏州那就是不完整的地步。苏州博物馆和拙政园紧挨着。拙政园——拙者之为政也,这是拙政园名字的由来。取这样一个名字俨然是官场失意文人的一种讥讽。所以,自从建园以来历代皇帝来苏州游玩都会避开这个美丽的园林,即使它再美,皇帝们也不会进去。倒是文徵明和这个园子有着不解之缘。从1495年到1522年,文徵明至少参加了不下十次的科举考试,但却屡试不中,一直到了1523年,才经由地方知府的推荐,而在京城谋得职位。基于种种原因,他在任职期间闷闷不乐,曾经三度向皇帝请辞未成,最终在1526年获准返乡。在朝为官三年,他思念家乡,疾病缠身,且俸禄微薄。或许文徵明对官场已经失去兴趣,所以才寄情园林。园中到处都是文徵明的字,还有一株紫藤是文徵明亲手栽种的,历经400年的历史依然枝繁叶茂。著名设计师贝聿铭先生主持设计了苏州博物馆。我第一眼看到苏州博物馆的时候觉得这是一个日本建筑风格的巨大的坟墓,从正门走进去,看到了米氏山水做为博物馆大门的背景,很有一番味道在里面。如果学山水画,那你一定要来苏州博物馆看看。这里的小幅山水精品很多,王原祁、任薰、张熊等作品尤其丰富。玉器、瓷器等体积小的东西很多,很精致。它不像上海博物馆那样,因为上海代表着国家的形象,所以展出的作品尺幅很大,展品精好,很大气,非常气派,蔚为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