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

张志奇:把教科书变成“最美的书”

张志奇,九展特邀采访嘉宾,平面设计师,书籍设计师。

嘉宾简介:

张志奇,平面设计师,书籍设计师。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潢艺术设计系,高等教育出版社首席美术编辑,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装帧艺术工作委员副秘书长,张志奇工作室艺术总监。

获奖情况:2011年“第七届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 优秀奖;2012年“中国最美的书”; 2013年“海峡两岸十大最美的书”、 “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大奖”优异奖;2015年2本入选“中国最美的书”、15件作品分获 “第八届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 最佳、佳作、优异奖;2016年“中国最美的书”;2017年“中国出版政府奖”装帧设计提名奖、GDC书籍设计奖、“中国最美的书”、“靳埭强设计奖”书籍设计优秀奖、入选捷克布尔诺国际平面设计双年展。

参展情况:2016\2017年入选亚太设计年鉴;2016年担任外文局年度最美的书籍/刊物设计 评委;2017年造书:青年书籍设计师十人展;2017年从”装帧”到”书籍设计”观念转换下的中国当代书籍设计论坛演讲嘉宾(吕敬人书籍设计40年展览)(北京);2017年深圳中国最美的书获奖书籍展 暨深圳(坪山)书籍设计邀请展;设计让阅读更美好设计论坛演讲嘉宾;2018年《书艺问道——吕敬人书籍设计40年》上海分论坛演讲嘉宾(吕敬人书籍设计40年展览)(上海)。

站酷网: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书籍设计的?请简单描述一下你的书籍设计经历。

张志奇:最早接触书籍设计还是在上大学期间,当时学校安排的课程时间不长,对书籍设计也仅限于了解,那会儿更喜欢插图,没有过多的参与到书籍设计的学习和研究中。直到2002年毕业前夕,吕敬人老师邀请日本著名书籍设计大师杉浦康平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下沉广场展厅做了有关书籍设计的学术讲座,算是我第一次听有关书籍设计的讲座,不过讲的内容记不太清楚了,但是杉浦康平自己编著和设计的《造型的诞生》这本书给我留下的印象还是非常深刻,就是觉得很好看,之前没见过设计这么好看的书。这期间吕老师虽入职还没有正式在工艺美院授课,所以非常遗憾没有上过吕老师的书籍设计课。毕业之后做了几年老师,教素描和色彩,后来又在广告公司做了几年。直到2007年初,辞去了广告公司的工作,9月份左右去了高教社美编室。

毕业这么多年其实也没做过书籍设计,心里没啥底,到出版社后做了几年封面设计,这个期间觉得这就是一份工作,尽好本分就可以了。但时间一长,感觉自己这么做下去也没什么动力,所以开始把重心移到个人的爱好上了——做模型。做模型需要投入的时间是巨大的,大量的业余时间我都是在做模型,不过做模型的好处是使我能够坐得住了,这与设计时面对电脑很像。后来我为了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书籍整体设计中,不得不暂时搁置了做模型。

模型场景(2006年)

这样的状态持续到2010年,美编室提出分组制,由几位经验丰富的美术编辑分头带领新的美编,可以在工作中给予指导和帮助。这件事成为我真正开始书籍整体设计的拐点。那会儿刘晓翔老师在书籍设计专业领域就已经很有名气了,不过现在名气和实力就更不用说了。只要有问题我就会请教刘老师,但那时候我还是停留在如何能把封面做好这个层面上,还想不到整体设计、网格以及图表。那几年封面设计功底的积累虽说有量了,但是质却不高,对如何做出好的封面真的也很迷茫。

《书籍设计》杂志

2011年,第七届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在国家大剧院展出,那一年是我第一次参加书籍设计的比赛,有三本书的设计获得了优秀奖,但不得不说,这些作品还是停留在封面设计。不过对我的触动比较大的是参与了书展的布展,在这个过程中有幸再次遇到吕敬人老师,深感吕老师对中国书籍设计的担当和付出,大事小事亲力亲为。也是通过这次机会,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大量获奖的书籍设计作品,大开眼界,从而意识到书的设计还可以这样去做。书籍设计的整体设计概念也是在那个时候逐渐树立起来的。此后在出版社的工作更侧重整体设计,每年要做30本左右的整体设计。同时还有幸协助刘晓翔老师设计《书籍设计》杂志,每期从稿件到整理到设计,也为日后的书籍设计积累了很多经验,截止至现在已经出版17期了。

2012年,我设计的一本医学书获得了“中国最美的书”,科技类的书籍能够获奖,也是非常激励我的,感觉书籍设计值得做,也想做的更好。

2013年,报名了吕老师的“敬人纸语”学习班,是第二期学员,课程中接触到了国内外不同领域的书籍设计师,了解到他们在各自领域的设计经验和作品,那次课程结束后,我对书籍设计有了全新的认识,对书籍设计的思考也由被动转为主动。之后又大量的接触不同题材的内容、不断在设计实践中把课程中学到的东西应用在作品中。2014年我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开始尝试设计不同题材的书籍设计。

站酷网:很多媒体赞誉你是将教材变成“最美的书”的先锋设计师,是什么契机让你开始接触教育类图书的设计工作?为我们描绘一下你对此类书的认知轨迹吧。

张志奇:那应该是我到出版社工作以后吧,2007年我应聘去了高等教育出版社,开始主要就是负责设计封面,一年能做好几百个封面,因为有广告公司的工作经历,有时候还要再做些标志设计,但做多了这些工作难免就会有些审美疲劳,其实那时候我还有自己的理想——画画,当时认为书籍设计就是我的一个阶段而已,没想到后来陷进去就出不来了。

教材的设计一直都是书籍设计的诟病,身处教育出版社的我没有太多选择内容的主动性,除了教材还是教材,没得选,只能硬做。那段时间刘老师对我说,如果教材都能做好,其他类型的书籍也没问题,做书籍设计重在对内容的理性梳理和感性呈现。

中国的图书销售榜单中最畅销的应该就是教材了,我想大部分中国人可以没读过小说、诗歌,但一定都看过教材,我们从教材中学到了知识,但教材的设计却没有起到应有的引导、提升大众审美的作用。教材的盈利和设计的关系是疏离和割裂的,有时教材购买者并非是教材使用者,而购买者的决策往往引导着真正的教材使用者,这就让使用者更加被动。事实上,教材购买者也间接影响了教材如何去设计。不同门类的教材,设计需求也不同。文学、艺术、数学、英语等学科对文字关系和阅读方式的要求都是不同的,如何去设计好语文书的字体字号,如何去合理的安排数学公式和文字的关系,这些都需要设计师具备处理复杂文本体例的能力,教材的文字体例关系不同于小说,社科等等市场书的要求,要克制、理性的设计,同时还要考虑教材成本的限制要更严于其他图书这个实际因素,部分时效性比较强的图书还要注重其品牌在市场的识别度和占有力。例如考试类教材的设计就会有别于其他教材,更注重其每年视觉的连续性和可识别性。教育出版社遇到好题材去设计的机会不多,主要还是需要设计师具备能够挖掘内容本身可为之设计的能力。要具备对同类内容的差异性判断能力。不能固步自封,满足于某一种范式的复制。所以,那个时期我对题材是全盘接纳的,尽量去多做,从中体会字形、字号之间的差异和文字的色度等等。虽然有些走量,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设计能力也需要点滴累积,基础知识和设计语言也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去佐证,在不同阶段积累所需,打实基础才能步步坚实。

《英韵三字经》内文

站酷网:教育类图书大多刻板、严谨,营造更好的阅读感受、视觉感受,你有什么经验想和大家分享?

张志奇:说实话这些年在国内最好卖的还是教材,但大部分的教材设计还保持着上个世纪的老态。内容的功能性区分,阅读文字的舒适性,图表的粗糙,图片的马赛克等都是教材设计过程中会碰到的难题。教材的时效性决定了成本的低廉和时间的仓促,大多数教材都没法做到尽善尽美。但是作为设计师的责任还是要把一般教材尽量做到阅读舒适,对不同类型的内容能够选择符合其题材的字体、字号、行距等等。不同文字内容的功能区划分也要做到清晰、易读,建立起文字排列的空间美感。还有尽量做到不重复自己,争取每本书的设计都跟前一本不同。

站酷网:2012年,你设计的医学类工具书《组织学图谱》获“中国最美的书”,你是怎样让冰冷的医学图谱变成好看的书?

《组织学图谱》

张志奇:我对《组织学图谱》的最初印象就是它是一本有彩色图片、可以四色印刷的书,因为在教育出版社工作,遇到这样的选题也算是很好的选题了,除此之外,平时经常做的都是文字为主的单色或者双色书,拿到一本彩色又多图的书自然很兴奋。不过作者在图片上做了大量标记,又不是分层图,所以我花了几周时间才把之前图片上的标记都修改掉,还要记录下原图标记的位置。然后再重新设计标注的图形,统一线条的粗细和图形的大小。当时,这本书的版式设计还是用辅助线来做版心的,那会儿还没有用网格,所以,还是以感觉为主吧,也可能是这个原因导致排的比较慢。我还特意关注了同类色图片的集中处理,因而整本书的颜色变化显的不那么零碎。

除此之外,图片跨页、单页间的变化也是我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本书的重点还是放在了图片的阅读性上,通过矢量图形的标注来查找相关的文字信息,以图来读图的方式正好契合了这本书内容阅读的便利性。封面的设计过程很波折,怎么能少花钱又效果好让我伤透了脑筋,最终,我选择在粉红色的纸上再印刷红色,这样就解决了模切的切口整齐又不露白的问题,和切片也更符合。通过三折的方式体现切片之感,还增加了封面形态的变化,柔化了医学书冷冰冰的感觉。

“教材的封面不排字“,这个问题我想是哪家出版社都很难接受的,因此我用函盒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函盒上印刷了书名、作者、出版社,这才算过了编辑、作者这一关。这本书断断续续大概用了6个月时间才完成,设计过程中刘晓翔老师给予了我很大的支持和指导,他是我书籍设计的指路人和导师。

《生态智慧》内页

站酷网:2015年,你设计完成的环保科普书《生态智慧丛书》荣获年度“中国最美的书”称号,这是一本怎样的科普书?你的书籍设计构思是什么?你认为它最大的亮点是什么?

张志奇:《生态智慧丛书》这套小型的科普丛书主要是从4个方面研究环境保护的,书中有大量的图片和信息图表。书的宗旨是展现科技之光,它就像一个微缩的科技馆。拿到设计任务,我的第一想法是采用烟花绽放的画面做设计理念,封面受到烟花的启发,但又如何把抽象概念具象的表现出来呢?这其实是对想象力和绘画能力的考验。于是我在封面设计上就下了比较大的功夫,把抽象的意向化表达运用于封面设计中,如第二本《山川和水系》封面的设计中绿色线条表现山脉的形状,蓝色线条代表山在水中的倒影,图形的组合则表达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和这本书的主题。

除此外,我还做了一些巧妙的设计,比如,封面图形向外衍生就形成了环衬页,提升轻松的氛围,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内文选用微涂的纸张黑色印刷,页面适当的留白,为思考预留了空间。不过,这本书最难之处还是在信息图表的设计与绘制,作者提供的原图来源不清且绘制粗糙,毫无美感,这些都大大削弱了内容的科学性。为此,我花了大量的时间来重新绘制近百幅信息图表,其中包含了图示、图例、地图等多种信息需要选择不同的呈现方式。与此同时伴随着同一语境下视觉统一的难度、图表中线段粗细的统一,字体字号的一致性等等问题。系列丛书的设计关键就在于要考虑彼此的关联和统一。信息图表作为主角演绎了这套科普丛书,既是主角又是陪衬,同一页面中增加了阅读信息的密度和趣味性,成为文字在页面中演绎的补充。

《老人与海全译本》

站酷网:同年,你的另一件作品《全译本老人与海》也获得了2015“中国最美的书”称号,2016年的《茶经全图本》也是经典题材,你是如何突破“经典”的枷锁,用设计重新演绎经典的?你也会担心大胆演绎会受到质疑吗?

张志奇:《全译本老人与海》这本书的内容应该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了,小说讲述了人与自然、命运的抗争。正因为内容太经典,所以要找到一种全新的方式来呈现难度就更大。以往这本书的设计多是低幼感和廉价感很强,因为内容好卖,所以也不用太设计。所谓的设计多指那些烘托故事情节的插图,是一种“入”的角度或者状态,而我的设计是从一个观察者的视角记录故事的发展,跳脱故事本事,以不同鱼类登场的顺序作为故事发展的线索,故事的设计和呈现是一种“出”的角度或者状态,形成了设计者的“我”的意识。借蓝色在书页中的深浅变化传达一种时间的递进和空间的转换,同时也暗示着故事情节的发生和层层递进,终至悲惨结局的发生。由于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插画师来绘制插图,最后临近交稿,我只能自己来画了,用素描的描绘方式绘制了鱼的素描,也记录了鱼的信息。最后连同绘制的本子也一起扫描,放到书里。

封面选用像星空一样的布面材料,这款布非常像星光投射到海面的感觉,文字和签名烫印白色漆片和蓝色烫印海明威年少和老年的头像还有书中主角蓝脊金枪鱼,封面整体的效果营造出渔夫坐在小船上向海面看去,海面上波光淋漓,水下是渔夫捕获的金枪鱼的画面。封面、封底海明威的头像暗示其戏剧的一生和悲惨的结局。小说部分5色印刷,文字为专色,插图为4色和专色套印。为了让印刷的油墨能够充分的渗透到纸中,选用了没有涂布的纸张,印刷后呈现无光的效果,这与素描的插图也非常贴合。

《全图本茶经》是一本遵循逆向思维进行设计的图书,试图拨开传统文化情感的迷雾,重新归位《茶经》本身的工具性,并创造出一种新的理解方式,使传统的题材现代化,熟悉的题材陌生化。《茶经》著于唐代,是现存最早、最完整和最全面介绍茶的一部专著,讲解了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等知识。《全图本茶经》将原著《茶经》拆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同时将原著的照片穿插其中。出于使照片能够间隔每一部分内容之功能性考虑,通过页码的对照方式将照片和正文联系起来,也就是说照片中出现的内容和作者编写的内容按页码一一对照,同时为了方便阅读,还在版心的最底处设计了文献页码导览的检索图表。全书文字采用竖排、右翻的排列方式,版心的上、中、下区域有着不同的功能,不同字号的字体灰度划分着各自的空间,中式排版舒适,留白大胆。封面选用与茶叶触感接近的装帧布,并烫印了茶叶漂浮于水中的图形,又看似利刃。最后,书中函盒选用夹杂着植物纤维的纸张,表现对植物生命的敬畏,也是对本书内容的升华。

书籍设计最有趣和吸引我的就是可以引发思考和表达设计观点,梳理信息,建立一套只属于这本书的视觉表现方式。每本书就是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新的逻辑方式,一个崭新的思考结果。思考会引发表达,不同的设计师会产生不同的声音,只有这样才会引发思考,彼此促进。

站酷网:2017年,你凭借《炫彩童年——中国百年童书图鉴》获得年度“中国最美的书”称号,这本书的受众是什么年龄阶段的人?针对儿童教育类图书,你在设计时有怎样的考量?

张志奇:这是本以图为主的书,受众比较广泛,孩子和成年人都能看,有图有字,书中介绍的都是不同历史时期在中国出版的经典书籍。书中列举了近一百年中国童书的封面。这本书的设计以封面色彩作为切入点,采集了全书近400本封面的颜色,按照4色印刷原理对每本书的颜色整理和分析出每本的色标,并把隐含在封面之外的大量信息通过信息的关联性呈现出来。以时间段为节点对封面主要用色进行了百分比统计,得出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颜色的使用频率,各时期体裁的种类、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息息相关,出版地由南向北迁移等等都能够通过颜色使用的比例体现出来,出版地数量的变化也揭示了中国出版业重心由南向北方的转移。这本书的设计突破以往图录类书籍图片罗列的式设计方式,透过图片表象色彩的串联,揭示书籍的历史背景、政治现状、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的现状。透过现象看其本质,研究为何设计也应该是设计的一部分吧。

儿童教育类书籍还是要注重易读性和趣味性,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阅读文字的字号需求也不同,学龄前的孩子,上小学不同年级的孩子所看的字号和行距大小都是需要我们去研究的,什么样字体适合绘本,教辅,教材都要去反复尝试,还要注重画面的节奏变化,什么时候要插入图片这些问题都要斟酌。开本的大小,材质的选用,装订方式,也要符合孩子的需要,不能无形中增加孩子的阅读障碍。

站酷网: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的?令你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哪一届?

张志奇:第一次接触的是2011年的第七届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那次展览在国家大剧院举办,还请来了杉浦康平做演讲,很激动。

印象最深的还是在深圳举办的第八届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那次我参与协助艺委会布展,几千本书一个晚上几十个人一起摆,第二天早上开幕前才摆好。那一届我得了15个奖,最佳、佳作、优异、入围各类奖都拿了。

站酷网:你在第九届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中担任什么职务?作为书艺展幕后团队中的一员,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张志奇:我在九展担任版协艺委会副秘书长的职务,在九展中主要承担大赛宣传内容的搜集和整理。

深深觉得团队的力量是做成做好一件事的保障,这次展览在3个月前就开始筹备了,诸位设计界的前辈和同行都是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去准备的,大家都在各自不同的分工中尽全力来保障大赛的顺利举行。截止至8约20日,投寄稿件已经超过上一届,这也让大家都倍感欣慰。感觉自己也有了一份对书籍设计事业的担当和责任。

站酷网:你如何评判一本书的优劣?

张志奇:要先看书的内容吧,再好的设计没有与之相符合的内容都是乏味的。优秀的设计我们是能够通过阅读体会到设计的,书籍的形态,触摸的手感,阅读的顺畅,印刷的精美,装订的工整,都是我们第一视觉的判断。书好比人体,有左边和右边,还有一条线向下垂直,视点在页面的跳跃也要保持左页和右页的关系均衡,视觉的舒适,不同页面的转换也要注重页面间的视点变化和均衡。

站酷网:有哪些书籍设计的细节是你会关注的?

张志奇:书的形态、材质、版心、页边距、字体等等。不过,我更在意的是书页间结构的逻辑性和图文编排的形式是否与之相符。创新的编排也非常吸引我。

站酷网:你会为设计一本书而反复阅读它吗?除教育类书,哪类书更吸引你?

张志奇:一般来说设计一本书是要对内容有个整体的了解和认识的,我一般会先看内容提要和目录,然后选择我感兴趣或者有代表性的内容阅读。

艺术类或者科技类的书,只要内容有趣的我都不太会拒绝。对复杂文本体例的书我也是非常喜欢的。

站酷网:为我们描述一下你身边的80后设计师们的现状吧。作为一位80后且数次斩获“中国最美的书”荣誉的书籍设计师,你对自己的未来有怎样的期许?

张志奇:其实我们这一代设计师目前面临的现状应该是个性和生存的问题吧。要保持作品的常新和水准,还要有各自的长处,设计语言的差异化同时还要用国际化的视角去表达自身文化的特征。现在信息获取非常便利,网络上可以看到世界各地的设计作品,保持本土文化的特征不被同化是非常难的,要大量补充专业知识还需能沉下心去做。书籍设计是一个性价比不高的行业,回报不大,能坚持下来的设计师都是热爱并且孤独的。期望能够追赶上大师们的脚步。

站酷网:你常会逛书展吗?你观展的标配是什么?你是通过什么方式与书展“对话、交流”的?

张志奇:会经常去书展,尤其是国际书展,能学到国外设计师的设计思路,对我也是很有启发的。我逛展的标配是手机、相机和体力。

看展的重点主要还是看看不同地域文化的设计思路和表现形式,再就是国外的印装工艺,可以借鉴和学习。看懂设计的逻辑性也很重要,文字,图片,图表等等,这些内容的编排关系和呈现方式。

站酷网:如今,纸媒唱衰,你对纸书的未来怎么看?

张志奇:这几年大家都在说这个话题,纸质书早在几千年前就出现了,但能存在千年肯定有着它不被替代的意义,信息的载体是与需求密切联系的,不同载体的功能性也不同,拿电子书和纸质书来说,其实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未来我并不担心纸书会消亡,因为人的满足来源于物的存在。

站酷网:你想对年轻的设计师们说些什么?

张志奇:其实我也算还年轻设计师吧,哈哈。书籍设计真的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去积累和付出的,开始靠的是才华,时间一长就要靠耐得住和坐得住了。虽然大部分时间对着屏幕,脑子都是空空的,但灵感的闪现也许就在下一秒。当代设计语境下的书籍设计需要设计师能够理性的思考和坚持不懈的尝试,在这个过程中找寻到适合自我的表达方式。

学校地址

长清校区: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大学路1255号

千佛山校区: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千佛山东路23号

联系方式

网站:www.aiyoumaicai.com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