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文案更戳泪的,是网易云音乐脆弱的商业模式
最近几天,网易云音乐的戳泪文案刷屏了杭州地铁,也刷屏了整个朋友圈。
在整个策划中,地铁车身以网易云音乐红为主色调,还有一些声波符号的点缀,既符合音乐的设定,又能让人迅速联想到网易云音乐;而引发大家共鸣的,则是精选自网易云音乐中的精彩评论,它们根据地铁车厢内部的特点,分布不同角落,设计巧妙。
根据网易公布数据显示,网易云音乐去年付费会员人数比2015年增长超过9倍,成为增长最快且最具增长空间的商业化变现方式之一。调查也发现,13.2%的“90后”愿意为数字音乐会员付费,是付费意愿最高群体,“80后”“70后”的比例分别占9.2%和5.8%。
可以看到,网易云音乐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只不过奠定这个“盛世”的基础却十分脆弱——版权短板。网易云音乐通过二次授权的方式,从腾讯获得了大量版权,一旦上游资源吃紧,网易云音乐会十分被动。
作为一个音乐播放器,最为核心的就是内容供给,相比腾讯与阿里的强势,网易明显在这个领域缺乏足够的布局。
腾讯音乐很早便开始与各大唱片公司进行版权合作,多年积累后已占据全行业八九成的音乐版权,拥有国际三大唱片公司索尼、华纳、环球的音乐版权;阿里音乐则获得了滚石、华研国际、S.M.娱乐的版权。在线音乐市场的版权格局,基本上形成了腾讯与阿里“两分天下”的局面。
2015年7月,国家版权局出台“最严版权令”,各大网站下线未授权音乐作品累计达220余万首,超过300家网络音乐平台关闭,网络音乐版权秩序明显好转,由于前期采购的不足,网易云音乐也受到不少波及。
对于网易而言,这不是一个好消息,当时已经没有空间去音乐公司、唱片公司去采购版权,唯有去腾讯和阿里那里去获得二次授权。
事实的发展也果真如此,在2015年网易找到腾讯来获得授权,高达150万首音乐版权转授权合作解了燃眉之急,正是这次应急让网易云音乐获得了第一次腾飞,在2015年7月用户破亿,2016年突破了2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