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改善和加强教育内部审计工作的通知
鲁教审字[2008]1号
各市教育局、各高等学校:
近年来,我省各级教育内部审计机构紧紧围绕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中心任务,积极展开各项审计业务,及时发现和纠正经费开支和财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堵塞管理漏洞,防范经济危险,强化内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协调发展。但我们也看到了,教育内部审计工作开展还不平衡,审计质量有待于提高,审计职能需要进一步强化。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的服务于我省的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根据《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教育部17号令发布)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08年教育审计工作的通知》(教材厅[2008]1号)精神,现就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全省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强化教育内部审计职能,努力推进教育内部审计工作开展
内部审计是国家整个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内部管理,强化监督控制,提高经济效益的内在要求,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虽然教育投入不断增加,资金筹措渠道和方式日益多样化,但是经济活动更加复杂,事业发展和经费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教育内部在促进内涵发展,完善内部控制,堵塞管理漏洞,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提高提高财经工作运行质量等方面的任务会更加繁重,教育内部审计工作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措施,改进加强教育内部审计工作,强化审计工作职能,不断提高教育内审工作质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列入部门、单位工作议事日程;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施内部审计制度,建立健全教育内部审计机构,充实内部审计力量,不得随意撤减,合并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削弱审计职能;要在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紧紧围绕教育中心工作,制定年度审计工作计划,认真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要进一步更新审计观念,创新工作思路,抓住影响教育改革和发展大局的经济活动开展审计业务;要突出管理审计和效益审计,尽快实现内部审计工作转型,把教育内部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落实到提高效益和管理水平上来。
二、进一步加强审计工作基础性建设,不断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水平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学校要按照审计署、教育部有关文件的要求和《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规定,紧密结合教育工作实际,制定和完善系统、单位内部审计制度及与之配套的专项审计制度、各项审计规范等,规范内部审计行为。要适应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和管理的需要,有计划的补充和充实内部审计人员,根据财政收支审计,基建维修审计和管理效益审计等的不同需要,不断完善内部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要健全内部审计监督制度,进一步规范内部审计工作程序,实行审计督导制度,审计日记制度和审计质量责任追究制度,不断提高质量意识,加强审计数据库建设和审计档案管理,努力提高教育内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要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尽快改变传统手工审计方式,积极展开计算机审计,实现审计手段和审计方式的现代化,提高教育内部审计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所有高校在2008年底前安装运行适合本单位审计业务需要的审计软件,并积极开展网络审计,探索非现场审计的方法路子;各市也要积极进行试点,抓好审计信息化软硬件建设,逐步提高计算机在审计业务和审计管理中的应用水平。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学校主要负责人要认真履行内部审计的领导职责,不断改善内审人员工作,生活和学习条件,积极支持内审人员有效开展审计工作。
三、突出管理质量效益,尽快实现教育内部审计工作全面转型
“十一五”以来,我国教育发展模式已经由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发展,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基本建立;高等学校为完成“扩招”任务大规模集中进行的基本建设任务基本完成,高等教育经费将更多的用于高等教育教学科研条件的改善和教育教学质量以及科研水平的提高。为适应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形势的要求,教育内部审计工作也必须转变传统审计工作内容、路子和方法,更新教育内部审计观念,实现以真实性,合规性为导向的财务审计为主,向以真实性,合规性为导向的财务审计与以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管理审计并重的转型。实现内部审计工作全面转型,在指导思想上,要由注重结果、重在治标向注重过程、重在治本转变;在审计职能上,由单纯监督检查的保护性职能向与咨询服务的建设性职能并重转变;在审计目标上,从以单纯的检查纠正财务会计领域的错弊为主,向以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程序的效果为主转变;在审计内容上,由以财务收支为主向以业务控制和信息系统控制并重转型;在审计方式上,由事后监督为主向与事前,事中全过程监督并重转型;在审计手段上,由手工操作为主向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为主转变;在审计事项处理上,要重视责任,转为责任和效益并重;在审计项目安排上,要从“小作坊式”的单个项目审计,向整体性,系统性“集约式”审计转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学校要真正树立管理效益意识,结合系统和单位实际,选准管理效益审计的项目,制定管理效益审计的方法,技术和评价标准;要选择部分项目,积极开展管理效益审计试点工作。近期,管理效益审计的重点是管理不善、决策失误等造成损失浪费、资产流失方面的经济活动,以专项审计调查为管理效益审计的主要形式。
四、明确工作重点,加大内部审计力度
当前,我省教育事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改革和发展机遇,教育内部审计的任务会更加繁重。全省教育内部审计工作要紧紧围绕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中心任务,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转变观念,突出重点,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审计软件,创造性的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实现教育内部审计以财务审计为主向财务审计与管理并重转型。
(一)加强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经费,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工程、高校骨干学科教学实验中心建设工程、“三重点”、科技创新和科研课题研究等专项资金的管理与使用情况的审计,确保这些资金合规有效的使用,杜绝损失浪费现象,严禁挪用截留,挤占教育经费行为。
建立义务教经费保障机制,是党中央、国务院惠及亿万人民的民心工程,是推进教育公平的一项重要举措。我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开展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经费审计时,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要在审计中注意查处资金在投入,管理及使用中存在的违规违纪问题;二是要关注各级政府是否针对资金建立了相关的监督制度,各项目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符合实际;三是要关注相关政策的完善性,关注改革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两免一补”资金,省、市、县三级政府的配套比例和补助基数的确定等政策是否科学、合理;四是要注意查处教育经费的损失浪费问题,关注是否存在利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资金搞形象工程、政策工程和其它铺张浪费等有损学生利益、违背群众意愿的问题,通过审计促进各级政府把有限的教育资金用好。
(二)认真开展预算执行预决算审计,促进本部门、本单位依法组织收入,合理有效分配资金;坚持勤俭办学思想,从严控制各项支出,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大力开展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对建设项目投资决策,投资预算、设计概算、施工预算、竣工结算、财务决算等各阶段的经济管理活动进行审计评价,促进提高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在加强对干部的监督和管理,维护财经秩序、推进依法治教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进行。
(五)积极开展内部控制审计和管理审计,从决策和管理环节强化审计监督,促进本部门、本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和有效执行,促进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全面提升教育内部经济管理水平和经济运行质量。
(六)进一步加强对经营性资产和校办企业的审计,切实维护学校和合法利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七)围绕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中心任务,结合本部门、本单位实际,选择领导和群众关注的,对加强管理和提高效益有重要影响的,或在经济活动中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事项开展审计调查。通过审计调查,提出有效建议和意见。
(八)加大对教育审计工作指导力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内部审计机构应加强对本地区,本系统内审计工作的指导,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总结交流工作经验,促进内审工作的深入开展和审计工作水平的提高。
五、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学校要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注重审计人员的学习培训,积极组织参加岗位资格和后续教育学习,鼓励和倡导审计人员参加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考试,开阔审计人员视野,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努力提高专业水平。要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践行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职业操守,加强作风建设,廉洁自律,公正严明,模范执行国家财经方针政策。要积极探索教育审计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把握现代内部审计工作发展趋势,推进教育审计创新。要结合不同时期教育审计工作的重点、热点、难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拟定研究课题,组织人员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形成一批有较高理论水平又能有指导实践的研究成果,促进、推动教育审计的持续发展。
二00八年二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