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双年展的学术性回归——访著名摄影策展人王征先生

2012-11-05
               

   编者按:王征,著名摄影家、策展人,1962年生,1982年开始从事摄影活动。于1995年至2002年完成《永远的西海固》重要摄影文化专题的拍摄,2001年参加荷兰那顿国际摄影节、法国尼斯国际摄影节并举办“西海固”专题展览;2002年法国巴黎举办个人摄影作品展览;2003年美国旧金山举办个人摄影作品展览;2005年北京798百年印象举办“永远的西海固摄影展”;2007年参加“广州双年展”、参加美国亚特兰大摄影节举办个人摄影作品展览;2008年参加美国休斯顿摄影节举办个人摄影作品展览。曾获过国家最高的摄影奖项。2012年10月,王征出席第四届中国(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暨齐鲁国际摄影周活动,记者在现场采访了他。 

 

    关于济南摄影双年展
    记者:
本届摄影展以“回顾与展望——从影像本体出发”为主题,针对这些咱们做了哪些调整?
    王征:前三届的双年展是基于全球性大学生摄影比赛、创意摄影类比赛和沙龙摄影比赛。本届提出“回顾与展望——从影像本体出发”的主题,期望能够在前三届的基础上有一个更好的展现,原有的三个比赛依然保留,只是适当的控制了一下规模。
    回顾并不单单是盲目地回顾,而是“从影像本体出发”的回顾,我们回顾的是在影像本体语言上有建树的摄影大师纳切威、寇德卡、尤斯曼。比如尤斯曼,在那个没有Photoshop的胶片年代,可以通过40多台放大机的反复叠放,产生那么多超现实的奇异影像,实在令人敬佩。我们只有回顾这些经典作品,才能对今天影像的当下性有所补充。中国摄影该回顾什么?回顾30年来在纪实摄影领域里,在摄影语言上有突出贡献的几位摄影家的经典作品,如侯登科、胡武功、李百军等等。本届摄影展的回顾是以研究文本的形态出现的,如《底片》是潘科先生用一年多时间对侯登科和胡武功的影像语言、时代背景进行了详细分析的重要文本,这些便是要回顾的主题。
    展望则恰恰也是从影像语言本体出发,去寻找这几年在影像语言探索上有语言特点的年轻摄影师,它回应了摄影界已经形成的关于影像回归本体、回归内心、回归东方智慧的整体性诉求。
    记者:你对本届摄影双年展有哪些观察和思考?
    王征:每一届的双年展都会有每一届的主题,因为济南双年展的主办方本身就是学院,它没有那些普通摄影节的公共诉求,比如旅游诉求、宣传诉求、经济诉求等等,它的诉求是学术。这也是本届双年展产生影响力的一个核心点。当我们只把诉求点落在学术诉求的时候,双年展就纯粹起来了。
    在本届摄影双年展中,中国当下年轻人的先锋影像汇聚了很多。年轻人和学生是中国的未来,办展宗旨回归学术性,理念坚持面向年轻人后,济南摄影双年展才有可能办的更好。本届双年展呈现出来的突出特点,是主办方全力坚持的“三为一体”的基本定位,即学术、展览、活动并重的思路。在学术方面推出了摄影的“元影像理论”,集成了三本体现学术成果的书籍,除《底片》一书,还有《显影》和《非像说》。展览则是按照国际策展方式进行严格的策展和呈现,展示紧扣主题,尊重每一位艺术家的每一件作品,追求摄影作品呈现效果的最大化。学术活动也是在体现学术性的前提下,请来纳切威与中国新闻摄影的精英一起讨论有关新媒体时代世界新闻摄影的走向等问题,以及他的一场精彩的幻灯演讲。学术活动还有藏策、陈小波、潘科的学术报告会等等。   
    摄影和策展的不同
    记者:
2009年的丽水国际摄影文化节上你华丽转身做了策展人,策展的“美国项目”展览群成为中国摄影节最大规模的国外展览群。你认为东西方摄影的差异性在什么地方?
    王征:我们不应该以对立的观点看待东西方的不同方式。“小孔成像”的原理产自东方,就源于山东,我们是“小孔成像”的故乡,摄影术则来自于西方。西方有强大的客观性视觉传统,特别是施蒂格里茨当年的摄影分离运动,将摄影的一部分引入了一种现代的纯艺术表达。
    但是,摄影在中国却比较混乱。当然,中国不能完全代表东方,只是东方的一部分。摄影要打破一般界限,首先是要破除东西方对立的观点,不能站在一个狭隘的民族主义立场上去看待摄影问题。东西方在最高智慧层面上是相同的,这一点藏策在《非像说》的访谈中谈得很清楚。至于摄影上中国与西方某个国家的某个时期的比较研究,那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记者:摄影师可以通过摄影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而策展人则是一个社会性的职业,需要和社会上的很多事物发生关联。你是如何进行这两者身份转换的?
    王征:其实我并没有做什么转换不转换。做摄影师的时候就好好拍片,做策展人就按策展人的要求做好展览。
    潘科(补充):其实王征在这两者的转换之间有一个很好的先决条件,就是性格以及人品的因素,所以对他来讲不存在转换问题。他在做摄影师的时候就了解很多信息,并不是一个只顾自己拍片的人,然后有很多朋友;他转换到策展人的时候,他了解摄影实践,这时他在考虑问题时就比没有摄影实践的策展人多了一个维度,然后策展人也需要信息和人脉关系,这些对他来说都没有问题。 

    兴趣是第一性的
    记者:
看过你的“最后的西海固”系列作品,对我的触动非常大,因为我看到的不仅仅是表面的西海固。你从刚开始拍摄那些最能让外来者激动的丧葬、婚礼和节庆等民俗活动,到后来你将其它媒介方式引入自己的工作,例如开始做调查表、用录音的形式记录口述史等。是什么让你转变了拍摄方向,使大量的现实场景成为你照片中的主体?
    王征:宁夏西海固,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回民居住区域。那地方土地贫瘠,而且极其干旱,水贵如油,自然条件恶劣得不能再恶劣,是多民族的融合区。西海固是中国贫困地区的代名词,按联合国公布的标准是属于“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可西海固的回民兄弟姐妹们,是靠什么顽强地活下来了?他们靠的是坚强的信念和笃守的宗教。西海固又成了一个奇迹,成了一个人类某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象征。
    为了拍好西海固,在朋友的建议下,我阅读了张承志先生的《心灵史》一书。张承志在书中,对西海固回民的精神世界进行了令人震撼的介绍。我也被这种以生命代价进行的精神坚守所震撼和感动。
    刚开始那会,我也只是以一个摄影者的视觉来观看西海固,但很快我就发现,这些也太表面化了。于是,我尝试着把其它媒介方式引入自己的工作,用录音的方式记录有关当事人个人命运的口述,借助社会学、人类学“田野作业”方法,设计了包括家庭基本状况、家庭收支状况、婚姻状况、社会交往状况、宗教信仰状况、出生死亡状况等调查表,开始进行入户抽样调查,试图作一些有关他们生存状态的定量分析,并尝试着使用一些在细枝末节中体会意义的记录方法。就这样,西海固摄影开始发生了本质意义上的变化。
    记者:从20年前发表的摄影作品《土地的语言》,到2003年系列作品《永远的西海固》,再到2004年系列作品《塞上劳作中的女性》,你一直植根于自己的母土,你让世界看到了西海固,看到了西海固顽强的人类生存精神,非常令人敬重,甚至大家称你是西海固的代言人。我非常好奇,是什么样的动力使你一直坚持着这个主线?
    王征:这都是1988年的事了,那组作品获得了“风格奖”。其实用最简单的两个字就可以回答这个问题:兴趣。人是一个复杂体,功利心有,高尚的情怀也有,但最核心的是兴趣。一个人之所以能走的比较远,就是因为有兴趣为支撑。我经常说我们是影像强迫症的患者,总觉着这个地方差一点,那个地方差一点,这不是强迫症嘛。如果没有足够的兴趣,就不会有这种偏执,你再继续研究它的时候,就会觉得发现问题的快感、解决问题的喜悦、思考问题的痛苦都是一种营养。所以说,能够支撑我来做这件事情而且愿意做这件事情的就是兴趣。兴趣是第一性的。
    记者:你从1982年开始从事摄影创作,1984年开始举办摄影个展。是什么让你从未厌倦过并一直热爱、忠诚于你的工作?
    王征:人的道路有时候是不可选择的,或者说是不断放弃中的某种保留。小的时候你可以学着跳舞,可以弹钢琴、拉提琴,可以学这学那……可以有很多很多的梦,但生命总会有终点。当你一直走到终点的那一天,你回头想想,连这个世界你都必须放弃的时候,好在还留下了几张照片,也就没有什么遗憾了。至于你说的“热爱、忠诚”这样的字眼,更多是别人对你的褒奖,我非常感动,谢谢您。


   采写:隋宜宏

 

 

上一条:摄影表达瞬间的真实——访无国界摄影组织副主席比利奥·尼克尔女士

下一条:第四届中国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之“回顾与展望——从影像本体出发”研讨会举行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近期热点

学校地址

长清校区: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大学路1255号

千佛山校区: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千佛山东路23号

联系方式

网站:www.aiyoumaicai.com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