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卢志浩,荷兰籍华裔,祖籍浙江省温州市,凭借《爱-无时不在》获得2012中国(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沙龙展金小孔影像大奖,另有《雨中情》、《穿越》入选本次摄影展。本届双年展共收到来自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2000多位摄影师的42000余幅作品,经过各位专家评委认真、公正、公平、公开的评选,荷兰华裔摄影爱好者卢志浩先生折桂,斩获了双年展全场金小孔国际影像大奖。 随性、自由
记者:《爱-无时不在》是在什么情况下拍的,为什么选择这幅作品参加此次展览?
卢志浩:是3年前我和太太在威尼斯度假时拍的,晚上6点我和太太约好在圣马可广场见面。当时下了一场很大的雨,因为威尼斯靠海边,雨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我们被困在雨中,威尼斯跟巴黎一样,下雨天它会有另外一种味道。当天我带了两个相机,一个长焦,一个短焦,雨中有很多很多的风景,我也拍了差不多400多张照片,都很有感觉,很兴奋。《爱-无时不在》是我喜欢的照片之一,就是在这种情境下拍摄的。
参加这个比赛是因为我是荷兰华人摄影协会(UPI)的会员,荷兰华人摄影协会就会经常组织一些比赛可以参加,大家统一把这些片子发上去。
记者: 您是怎样开始摄影创作的呢
卢志浩:你所说的创作,我不大认可,艺术有5大功能,教育、娱乐、传播、纪实和认识,我最看重的是娱乐功能,拍摄时没有想到会产生作品之类的想法,只是爱拍摄,对我来说只要开心就OK ,在照片当中能够把我喜欢的东西传达出来就可以了,不要为了什么而去创作什么。我只是喜欢看人家欢笑,也会为别人的悲伤而悲伤,看到感动的电影我也会流泪,我不需要借助我的影像一定要反映什么,这不是我的职责,我只是把娱乐放在第一位。
痛并快乐着
记者:那摄影带给您的最大乐趣是什么呢?
卢志浩:中国人在国外生活的很辛苦,我只是一家薯条店的小老板,第一我必须做好我的小店的工作以养活我的家,这样我才能有经济和时间去拍照,但是我去拍照的话,肯定会跟我的工作有所矛盾,这种矛盾的结果就会加剧我妻子的工作负担,这样又会给我带来一种不安和压力,时间久了压力就会放大,但是我又不能放弃摄影。感激我的家人为我的拍摄付出很多很多,所以工作、家和摄影对我来说是个矛盾体,我是快乐并痛苦着。
记者:那您的工作和摄影不相关吗?
卢志浩:我平时的乐趣是摄影。我们在国外生活和国内生活不一样,在国内就会面临很多的竞争,你必须和别人做对比,更高更好更快,但是我不想这样,我想要的我尽量去努力,但是得不到的,我也不会去追,随性一些。
记者:那么对您来说,摄影意味着什么呢?
卢志浩:摄影就像第二个妻子一样,可以使我舒缓心情,放松自我。
记者:您能就您的另一幅入选作品《雨中情》,谈一下您的创作理念吗?
卢志浩:就是和在威尼斯下的那场雨一样的,和《爱-无时不在》那个场景差不多,如果你在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或巴黎,那里可以找寻到很多的激情,巴黎的美,其实真正的美是在小巷,巴黎的酒吧全部都开着红灯,假如你晚上或者阴天或者下雨天的时候,散漫的走进去,就会觉得很有情调。
威尼斯这个城市也很值得去,因为本身威尼斯这个城市,跟罗马一样,很有历史感,它的任何一个桩子、凳子、栏杆,都能让你感觉到历史的足迹,它被保存的很完整,威尼斯还有一种特别的魅力,就是它的随意性。政府也在牢牢地把握住它的文化遗产,任何一块砖,一种语言,一种文化,都被它牢牢地掌握着,你就会以欣赏的眼光看它,就比如在圣马可广场上有一个音乐会,所谓的音乐会,就是一些规模较小的酒吧,搭一个台子,它演奏的曲子是大家最熟悉的曲子,电影上或者是肖邦啊之类的,前面全部都是凳子,你要是经过的话,有心的话,不妨坐下来听听。刚开始可能就是一些米老鼠、迪斯尼动画片里的曲子,你可能就会随着它的音乐走,音乐很轻松,你的心情也会变得轻松起来,从而脚步也会随着声音的律动而动起来,再转过来的话就是一种悲伤的音乐,比如用小提琴演奏之类的,有种开放性,心情也会随着曲子的变化发生改变,假如你经过的话,就会情不自禁的停下来,当然你也可以坐在地上,很多人都会选择这种方式。
记者:那您觉得获奖作品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卢志浩:如果是成功的秘诀的话,我觉得根本就没有,不管是得到的还是得不到的,我都会珍惜,并不是说一定要为得奖去拍一些什么东西,对于我来说的话,我做不到,我也只是刚好或凑巧拍得这张片子,平时看过的一些书啊,影片啊什么的,在你按下快门的同时,这些元素都会在你的脑海中显现出来,最后在你的片子中呈现出来。
比如中国有些人在拍荷花,我不知道是怎么做到的,还是冒着白烟的那种,我看到的时候,就觉得有些难以相信,有些刻意了,我觉得为了一种影像而去那么做的话,我反而会做不到。
记者:那除了摄影,您还有什么爱好吗?
卢志浩:我看书是必须的,看得东西会很杂,基本上什么都看。就像本次摄影展上的著名战地摄影师詹姆斯.纳切威的东西,我都会看,我家里就收藏了他的很多照片啊,书籍啊之类的。
技术是基础,思想才是目的
记者:中国的摄影师和荷兰的摄影师在摄影理念上,表现手法上有什么区别吗?
卢志浩:这次影展让人看到了一种思想的呈现,不管这个摄影师有没有名,在照片里面,他传达的是一种新的思想,就比如毕加索,当时摄影技术的出现压得整个画画没出路了,他就把一种三维思想给人家了,他是第一个可以从前、后、背面都能表现的一个人,那么目前来说,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中国摄影师,拍得东西都很平面,而国外却是三维立体的,它无论是任何主题、空间、任务都可以组合。现在稍微有朝好的方向转变的趋势,当我看到此次影展时,我真的很高兴,我看到了这种转变。中国人的话,就应该胆子大一些,技术是基础,思想才是目的,你把一种思想传达给别人就好。
记者:您现在已经50岁了,30岁出国,如果时光可以倒流的话,您最希望和20年前的自己说些什么呢?
卢志浩:我不会穿越,假如将来有时间的话,我想来你们学校好好学一下摄影,半年或三个月的样子,但是你一定要我回忆的话,这实在是不可能。
记者:您对本届国际摄影双年展的印象如何?
卢志浩:很好,在国内我也看过那么多的影展,但主办方更多的是把摄影的技术发在第一位来作为影展的目的,但我在这里看到了影展的本质——思想的展现。
采写: 张含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