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设计艺术教育与人才培养之探索
The exploration of art and design education and talent training in our country
李炳训 BingXun LI
摘要:本文以创新人才培养为主线,概括阐述了我国设计艺术教育的现状,以及在培养适应社会与市场需求创新人才教育教学理念催化下,探讨当今全球化时代我国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达到适应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推动创意产业繁荣的设计艺术教育科学健康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 设计艺术教育;全球化时代;市场需求;创意产业;人才培养
Abstract: This article takes the training of innovative talents as the main clue to brief elaborat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art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It also discuss the training pattern of art and design education by our country in the globalized time, under the catalysis by th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dea about the training of innovative talents, who can adapt the society well and be demanded by the market. The purpose is to achieve the scientific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art and design education, which can meet the high speed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economy and also promote the prosperity of creativity industry.
Key words: art and design education, globalized time, market demand, creativity industry, talent training
艺术设计本身是服务于社会与经济发展、以及人类对于物质与精神需求日益增长的学科,展开对人的生活、工作方式和生存环境研究应用,具有多学科交叉属性之特征。当今艺术设计学科与国际背景下的现代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艺术紧密关联共生并存。为此坚持“综合交叉不失本体、研究创新不忘求实、融入世界不丢传统、建设发展不离根基”的学科发展思路和多元的知识构架体系下的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人才培养宗旨。
1.艺术设计与设计艺术教育
1.1 关于艺术设计的界定
设计艺术学科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应用型艺术综合学科,其内涵是按照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规律为人类生活而创造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一门科学。其艺术设计涉及范围宽广,内容丰富,是功能效用与审美意识的统一,是现代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直接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密切相关,直接左右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①
设计艺术学科包括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染织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陶瓷艺术设计、装饰艺术设计,以及艺术学科与文、工学科交叉的工业产品设计、数字艺术、动漫艺术及多媒体艺术等。所对应的文化与创意产业市场有:新闻出版业、广播影视业、音像业、会展业、广告业、网络业,以及广告设计、建筑与环境设计、生活用品设计、艺术品设计、手工艺品、时尚设计、交互软件开发等。我们说设计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当信息化、数字化、全球化和全球文化共享成为现实的知识经济时代,设计艺术作为独立学科应对服务国家经济建设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1.2 我国设计艺术教育现状分析
我国自上世纪 80年代初,设计艺术教育理念的逐渐清晰至今已走过近30年的历程,本世纪初全国1000余所普通高校中有400多所院校开设艺术设计专业。近几年的不完全统计全国有独立建制的艺术院校30余所,600多所综合高校开设了艺术设计相关专业。其中包括传统美术院校背景下的艺术设计专业,以及文、工科综合院校背景下的艺术设计专业,还有相当数量的职业技术教育、美术教育等类型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我们担忧各类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仓促开办、招生规模的扩大为设计艺术教育的发展又增加了不稳定因素和新的问题:教育观念中渗透着功利主义而忽视人才培养的质量,阻碍了设计教育的进步与可持续发展。
设计艺术教育教学要体现大众教育“厚基础、宽口径”的改革主导方针;要依据各自院校的教育背景与所处区域的经济发展现状如何凸现各自不同的艺术设计专业特点;因此,面对社会与市场多变需求的人才规格层次如何定位、如何体现创造性人才培养宗旨、有效推动设计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使之步入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轨道是当前值得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2.设计艺术教育须融入先进教育理念
2.1 全球化时代教育的背景
当今全球化时代教育更强调以人为本,提倡个性发展,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创新能力的办学思想已渗透到教育体系之中,如英国高等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应用能力,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做起,即改变学生在原有的教育教学条件下所形成的那种偏重于记忆和理解、只立足于接受教师传输知识的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形成一种主动探求知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和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方式,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欲从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做起。
另一方面,国外高教的国际化氛围独具人才教育特色,不同国籍的学生、不同文化背景的思维方式形成了世界文化交融之情境,学生之间的多维视角与文化的交流互动激励着创新意识的生成。因此,教育者必须融入不同国度的先进教育理念而形成自身优势创新发展,是教育观念更新的重要体现。
2.2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在英国,大学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的。每门课程的大纲内容都清楚地列出本课程的总体目的与要求,授课、答疑和课堂讨论次数,学生的自习 时间段和自学内容;考核的时间及形式均在授课前提交给学生。学生以此安排自主学习计划。学生是学校的客户,自然是学校生存的基础。为帮助学生顺利渡过大学生活,许多英国大学都建立了学生生活导师制。有的大学为每位学生配备一位生活导师,将跟随学生从入学到毕业,主要解决学生的心理等问题,相当于我们的学生辅导员。学生有疑问先是找生活导师,如不能直接解决,再由生活导师提出建议咨询有关部门。在学生毕业时,生活导师将做出其在校期间的总体评价。学生参照其评价,寻找适合自己个性与发展的工作。
教师广泛采用电子邮件进行教学,如传递课程信息、批改作业、回答学生问题、成绩公布等。每个学生都建有校园电子信箱。他们不但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与老师进行沟通和交流,还可以通过校园网查看本校的各种信息。这种做法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英国高校学习资源的高度开放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体现了其“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2.3 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师角色转换
在国外高等教育市场化进程中,学生被视为大学教育中的“顾客”与“上帝”。课程是学校提供给学生的“产品”,其购买力是由产品的质量所决定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课堂教学指导者,又是学生这一主体的帮助者、促进者,通过自主学习,学生从图书馆、实验室、网络及社会获取大量知识。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将“教育”定义由原来的“教育是有组织的和持续不断地传授知识的工作”修改为“教育是被认为是导致学习的,有组织的以及持续的交流活动。” 按照这一新定义,教师的角色也应发生相应的变化,应该从知识的传授者和教学的组织者转变为学习过程中的咨询者、指导者和朋友。
依据角色转换,教师必须建构广博、宽裕的知识群,才有可能为学生提供其各自所需的指导和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这种自主承担责任和自主决断的学习方式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与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经。
2.4 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设置与模块式课程组合
英国大学的专业设置比较灵活,倡导依据市场与社会人才需求自行发展。但新专业设置必须经过一套严格的教学质量保障制度论证考察,以确保人才需求变化和教学质量。为适应社会需要,英国还在相近学科间设置了大量的组合学位,类似于我国的辅修双学位体制,但比起我国尚显简单的选修制度而言,这并不是一种割裂的专业教学,而是从两个或多个专业的统一高度来设计教学。这对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推动创意产业背景下设计艺术教育人才培养很有启示作用,如依据本地区的产业结构需求适时调整专业设置等。
建设模块课程和教学内容的实施过程,是教学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正是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英国大学内,每个模块课程都对应一个课程组,由课程组来持续该课程模块的建设。每位教师可以同时属于不同的课程组,通过课程组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并保证每位任课教师对本专业方向的教学过程有充分的了解,减少课程之间内容的重复,做到相关课程的相互交叉渗透。
2.5 服务社会与适应产业化规律的实践教学
加强综合性设计实验与实践课程的比重,使静态教学转向动态实践教学,学生从中可对所学的基础理论、设计技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设计艺术学科包含应用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特征,而设计的作品又具有表现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人与科学技术完美溶合的内涵。而完美的设计作品又产生于学生全面的知识系统和创造能力,那么广泛的专业实践与触摸式教学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以往我们强调的实践课程大多限于校园内的工作室、实验室,这固然是教学与实践的必要环节。但由于各专业的知识内容在现代科技、文化发展中蕴育着丰厚的创造性空间,而社会与市场这个大课堂又不时地催化着创意思维的活跃,也必然形成身临其境和具有挑战性的体验。
鉴于此,要调整加大实践课的比例,如直接参与社会、企业生产、设计实施过程的环节。将设计项目与产业化的市场运作规律引入课堂教学,使学生切身感悟实践的全过程,以满足学生的多元价值的追求、实现学生个性的培养与发展,锻炼学生自主能力与团队的协作意识。如学生怎样将知识技能、科学技术条件,以及市场操作环节接合等。同时,又使学生体验着专业以外的社会与实践情境下人与人的协调关系,从中发现自我的价值和确定自我位置,寻找和发现自我的欠缺(意志品德、知识应用、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以及人文素质的提升。
3.培养适应社会与市场需求的创新人才
3.1 人才需求的特点与人才素质培养
我国艺术设计大众化时期旨在培养适应经济发展、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繁荣的设计人才。当然,也需重视高端人才的培养,欲达到这一目的,当务之急需要对可持续发展的设计艺术教育模式的研究。艺术设计人才依据市场需求可分为创新性、技能型和管理型,各教育机构、院校应从本地区经济与产业发展现状,以及教育背景的优势出发规划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定位,切忌追风。
在教育产业化的今天,教育必须面向市场,注重学生职业的社会化培养。认知技能(知识、技能和能力培养)与职业规范(掌握社会对工作的期望、限制和要求),在课程中强化设计开发内容,即项目前的市场分析和设计后的市场营销,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②
国家对专业设置有“厚基础,宽口径”的要求。扩大专业基础教育,模糊专业方向,提高综合技能是培养全面人才的保障。艺术设计涉及自然学科、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三大领域,是综合交叉学科,这对于培养学生全面素养和创新学习能力具有很大优势。③WTO对人才标准提出新的要求:硬知识与软知识的连接;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多元交叉;心理素质与精神素养的融合。④
3.2 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综合能力是以创新学习能力为基础的一种创造性的学习行为,其特征为:超前性、独立性、自主性、求异性、开拓性、正合性、实践性与审美性。⑤国外教育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教学方式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特点。教师注意让学生本人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成为独立自主的学习者。
强化培养综合能力的多种教学方式,如协作式学习、调查报告、课堂演讲、专题讨论、教师辅导、小组作业等。这些方法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参与意识,强调实践性的团队协作,变个人竞争为小组竞争的教学模式。课堂上以讨论为主,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质疑提问。认为“讨论课的主要目的就是提出问题及提供新信息。”不仅如此,教师还注重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应用社会与信息等共享资源来支持和辅助学习。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更加讲求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实效性,使学生的学习能力、资料处理能力、信息技术使用能力、知识扩展能力、沟通能力、写作能力、合作能力、应变能力、交际能力等得到全面的培养。因此,这种教育模式不只是通过教师传授知识,重要的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和社会文化背景下,对知识的掌握并根据自身的体验获取综合能力提高。
3.3 人才培养过程的创造性
传统的设计艺术教育缺乏创造能力与思维方法的训练,造成学生专业口径过窄,教学中多以强调教学效果而忽视教学的过程,这必然影响设计艺术教育的人才质量。当今设计艺术教育在经济高速发展的驱动下而提速,要突出创造性人才培养过程,要综合社会多元资源共享因素以及市场对人才需求的特征,探索多变的教学模式与方法。而这又无须追求其完美,向前的意识更珍贵,朝着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努力。
教学方法要顺应设计艺术教育的人才培养宗旨。若实现此目的,教师必须以创造性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设计出以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为主导并将其贯穿始终的课程教学方式。教师要在教学方法的研究上以开启学生创造性的灵感之窗为课堂教学魅力,以学生为主体,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激活学生多维的想象空间与创造乐趣,并全力去激励、发掘学生的创造热情与潜能。如可采取师生互动,课堂与社会共享因素互动,课堂讨论与答辩等多种教学方式,谋求使学生沉浸在乐于创造思维活动的创造者角色之中。
3.4 教师职业化与知识结构的重组
教师是课程教学的组织者、又是学生的帮助者、促进者。如何突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路,有效的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毋庸质疑,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切忌不可满足于随自己的阅历增长而日积月累的“已知的知识”,很自信地将其“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反之,应清醒地去面对设计艺术教育的发展,使自己的观念意识与当今全球化时代保持同步和具有前瞻意识,要重组自身的知识结构,知悉社会、人文、现代科技前沿理论以及设计艺术教育发展动态,建构学科以外宽裕的知识网络、艺术设计理论体系和自身的实践 的积累。只有这样,才能诱发学生多向思维的活力,才能在课程中达到与受教育者在创造性思维氛围中形成知识的互动交流,达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享创造之乐趣和教学相长之目的。
所以,在当今多元文化构成的全球化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个性化与创新人才培养的课题,要求教育者建构广博的知识群和人文精神,给受教育者提供所需的指导和协助。毋庸置疑,教师的职业化状态是引导学生自主承担责任和自主决断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创新学习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因素。
注:
①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艺术设计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组.设计艺术的环境生态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6
②同上,P92
③同上,P93
④同上,P94
⑤同上,P94
李炳训 天津美术学院纪委书记、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教授
BingXun LI, secretary of the Tianjin Academy of Fine Arts Commission for Discipline Inspection, Dean of the School of Art & Design, profess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