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时间】环球时报 | 潘鲁生专访:坚持“内容为王、创意制胜”,发展文化产业

2020-05-27

5月25日,参加2020年全国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bat365app手机版下载院长潘鲁生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就《因地制宜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及《启动“后疫情产品设计升级计划”》的提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bat365app手机版下载院长潘鲁生

使农民成为乡村文化产业的主体

乡村产业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环球时报》:在今年的两会上,您带来两个提案,引起社会反响和讨论。其中《因地制宜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提案关于乡村文化建设。作为长期关心关注乡村文化建设和文化振兴的专家,在您看来,当前乡村文化产业“造血”能力现状如何?您怎么看“融合”作为乡村振兴关键词的内容和方向?

潘鲁生:乡村是传统文化资源的富集地,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是发挥乡村的文化生产力,在创意经济、体验经济潮流中发挥好乡村文化的资源禀赋,增强内生动力,实现文化创富、文化致富,这也是一项绿色生态的环保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尊重乡村文化价值、发挥好乡村文化作用非常重要。其中的关键就是真正使农民成为乡村文化产业的主体,不是在产业链末端的打工者,这样有助于传承和发展乡村的优秀文化传统,也真正由“人”的提升而实现“乡村”的振兴。这也因此涉及到乡村的自我“造血”能力。

潘鲁生委员在山东威海东楮岛村考察传统村落潘鲁生委员在山东威海东楮岛村考察传统村落

从调研情况看,尤其需要加强农民在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方面的创新和规划发展能力。无论是手工艺生产还是乡村旅游,如果各家各户分散经营,很容易碎片化、同质化,难以形成品牌和集群,市场影响和抗风险能力都较弱。如果政府加强对产业源头的规划帮扶,通过高校、文化研究机构、专业设计机构等对接支持,将大大提高农民的经营发展水平,增强“造血”能力。“融合”作为乡村振兴的一个关键词,首先是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拉长产业链,形成叠加效应,创造就业机会,增收致富。举例来说,乡村手工艺是基础很好的家庭副业,加强创意和规划,可以进一步和农业生产、旅游体验相结合,作为特色农产品的包装,作为特色乡村游的体验项目,都能拉长产业链,并实现对农业的文化赋能作用。这也是我们在乡村文化和特色产业调研过程中看到的一个“融合”重点和发展方向。

潘鲁生委员在陕西榆林调研民间剪纸潘鲁生委员在陕西榆林调研民间剪纸

潘鲁生委员调研朱仙镇木版年画潘鲁生委员调研朱仙镇木版年画

潘鲁生委员考察澳门博物馆传统工艺潘鲁生委员考察澳门博物馆传统工艺

通过设计服务社会民生

促进产业发展优化生活质量

《环球时报》:在您关于启动“后疫情产品升级计划”,发展生产促进就业提出的建议中,核心是三个“设计”,这些设计相信未来都将会应用在智能场景,也是一种趋势。在您看来,这种发展促使的未来智慧城市、智能场景中的设计,如何通过设计优化生活方式?

潘鲁生:新冠肺炎疫情使餐饮、文化娱乐、旅游、住宿、交通运输等服务业受到很大影响,如何转危为机,把疫情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并切实提高服务业抗疫情能力,是一个很现实的任务。就此,不仅要实施和加快相关服务模式的数字化转型,还要在现有消费习惯、服务方式基础上进行创新,通过加强防疫服务方式设计,优化和提升相关服务模式,在保障就业用工、促进消费的同时,切实降低疫情传播风险,促进服务业健康、生态、可持续发展。据报道,在数字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已经可以做到“点击手机可体验360度全景购物窗口,室内可欣赏立体震撼的文艺演出和体育赛事,创造远程互动身临其境的教学体验”,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典型应用释放了新兴的消费潜力。

《家用衣物消毒柜》张天赐

同时我们也建议加强对实体经济服务模式的设计,针对餐饮、零售、影院等受疫情影响较重的服务业开展有关服务空间和模式设计,根据“社交距离”“消毒通风”等要求,设计公共空间结构、服务模式、人群流线、空气控制系统等,发布“服务业防疫设计指导意见”,促进改善餐饮格局、设施结构等,激活餐饮娱乐消费并降低密闭、聚集风险,提高服务业日常抗风险能力。同时,建议加强有关餐饮加工设备、食品包装、影院会展防疫设施等设计,加强防疫用品生态材料、防疫功能性产品包装以及防疫生活方式有关的产品设计生产,建立有效的防御屏障,降低病毒传播风险,未雨绸缪为“后疫情”时期生活方式优化与转变提高产品引领和支持。

农村题材影视作品迎来繁荣期

文艺创作者应扎根人民

《环球时报》: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也涌现出大量脱贫攻坚题材的文艺作品(如影视作品)。您提到传播乡村文化应该群策群力,影视作品也是作为乡村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在您看来,一部能够引导乡村文化传播的影视作品应当具备哪些要素(将乡村文化与民间艺术跃然于荧幕之上)?怎样才能吸引观众喜欢?对于创作者来说,如何创作出精品,讲好中国故事?

潘鲁生: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围绕重大时间节点,聚焦脱贫攻坚主题,各级各地不断加大组织策划和激励扶持力度,我国农村题材影视剧创作生产迎来了一个重要发展机遇期和作品繁荣期,一大批优秀农村题材影视剧已经或即将呈现荧屏,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浓厚文化氛围。以山东为例,既是农业大省、文化大省,也是文学“鲁军”影视“鲁剧”的诞生地,近年来,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加大脱贫攻坚主题的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生产的推进力度。比如电影《十八洞村》《李保国》《喜盈代村》,电视剧《索玛花开》《岁岁年年柿柿红》《黄土高天》《一个都不能少》《绿水青山带笑颜》等,聚焦“精准扶贫”“乡村模范”,反映党领导的脱贫攻坚伟大工程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吹响了脱贫攻坚的号角,全新的农村面貌和全新的创作思路,也让广大观众看到了不一样的农村。

电影《十八洞村》海报电影《十八洞村》海报

电视剧《一个都不能少》海报

从根本上说,人民需要文艺,文艺更需要人民。我们的主旋律创作要准确把握宏大主题与个体叙事的关系,把握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用充沛的情感,动人的故事,严谨的镜头,鲜明的艺术语言,反映生活,表达心声,传递正能量,就能打动观众、赢得观众。生活变迁,乡村发展,每一个“小我”凝聚成国之“大我”将令人产生强烈的共鸣。我们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我们的文艺创作才有影响力、感召力和生命力。进入新时代,我们文艺工作者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举精神旗帜、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在创作中坚持讲好中国故事,不断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推出更多扛鼎之作,踏踏实实肩负起培根铸魂、攀登文艺高峰的时代任务。

文化产业需坚持“内容为王、创意制胜”

传统优秀文化与产业赋能创意设计价值

《环球时报》:2020年疫情对文化产业也产生了直接冲击(大多遭受不利影响),在您看来,疫情对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带来了哪些机会或者刺激?您对于后疫情时期文化产业的升级有哪些建议?

潘鲁生:当前,5G技术商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高端技术发展,将颠覆式地改变创意产品和创意服务的生产、传递和鉴赏方式。内容为王、创意制胜,要发挥内容创作优势。应积极把握信息时代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机遇,提高文化传播能力,以AI人工智能、VR虚拟现实、5G通信、数字新媒体、短视频等数字新技术优化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占据新一轮社会数字化变革中的文化制高点。与此同时,要从根本上抓内容质量、抓核心创意,把握要素条件和消费导向。文化产品的品质是影响输出质量的核心,而精良的文化产品不只是制作出来的,更是用创新思维设计出来的。创意是文创产业的核心资源,想象力是创意的根本来源,而创意者、设计师则是想象力的基础保证。

在今天“人人创意”的互联网时代,专业的创意者、设计师和知识工作者应进一步从两个方面提升创意设计的赋能价值:一是传统优秀文化内容的解读与转换,另一个是传统产业与文创产业的融合与提升。可通过IP的全产业链开发形成最有市场增长空间的新型文化形态,打通电影、文旅、动漫、游戏、电竞、设计、表演、规划、工艺、衍生品等核心产品矩阵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文化场景,进一步培育、发展内容版权贯通的文创全产业链。整体上,以内容为核心,把握技术新趋势,化“危”为“机”,切实提升文创产业的竞争力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力。

上一条:【两会时间】中国网 | 潘鲁生:加强防疫产品设计,促进就业

下一条:【两会时间】新华社客户端 | 潘鲁生:加强防疫信息产业设计,提高公共卫生信息化水平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近期热点

学校地址

长清校区: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大学路1255号

千佛山校区: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千佛山东路23号

联系方式

网站:www.aiyoumaicai.com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