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感受非遗魅力,传承非遗文化。适逢6月10日我国第十八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为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充分发挥高校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广大师生的非遗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的校园传承氛围,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增强广大师生在实现“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的责任担当,赓续文脉,守正创新,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阐释和弘扬工作,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民艺研究院与bat365app手机版下载博物馆、研究生处共同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学术讲座,先后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数据与网络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及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王宪昭教授,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黄悦教授为师生开讲。讲座由研究生处处长、博物馆馆长赵屹教授主持。
王宪昭教授结合自己长期从事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中国神话学及传统文化大数据研究,为师生讲授在多民族神话中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认为,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神话作为人类早期文明的产物,兼具文学、历史、哲学、民俗、法学等多学科的文化功能,并具有经典性、系统性、艺术性等特征,是民族文化之根和文化创新之源,也是人类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神话以文献、口头、文物、民俗乃至新媒体等多种形态在民间广泛流传,在新时代文化建设特别是培育中华民族的现代人文精神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王宪昭教授围绕多民族神话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统审美观念等问题,通过对神话母题分类、资源体系建构,系统阐释各民族神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神话作为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文化价值以及神话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的实践路径。在谈到如何继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时,他认为,不能采用“拿来主义”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过把握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正确继承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创新转换形式古为今用,发掘好、研究好、阐释好和应用好这些弥足珍贵的各民族神话资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王宪昭教授还提出,中华民族神话作为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应正确认识其价值,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建设“中国神话数据库”等母题文化传播平台的方式,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王宪昭教授生动形象的现场演讲,为我校师生开展非遗资源查询与符号的设计应用提供了重要思路。
北京语言大学黄悦教授以《“新国潮”里的传统与现实》为例,讲述传统文化符号的当代表达与价值重塑。她从当下中国神话符号成功转化的经典个案入手,分析解读其中运用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探究背后蕴藏的精神文化内涵及其传播表达机制,还原出历史原境中的传统知识谱系。演讲过程中,黄教授立足当下年轻人的接受语境,梳理总结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生活相融合的方法论,她建议透过审美艺术、制度规范、道德观念和深层知识体系在内的模型结构来审视传统文化符号,从多个维度表达对中国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认知,探讨展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现代路径。她认为,传统文化符号是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重要载体,凝结着丰富的中国价值与中国精神,它们与当代文化之间可通过特定的表达形式实现价值的共通融合,能够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不竭的思想源泉和系统的知识体系,我们需要正确把握传统文化中的当代价值和时代意蕴。讲座最后,黄悦教授鼓励大家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与专业设计技能,深入学习理解传统文化,借助艺术语言传达中国文化精神。
讲座结束后,赵屹馆长做总结发言。她认为,当下人们的审美方式、文化的传播方式与创造方式均已发生改变,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记忆和传统文化精神作为核心价值观念在世代交替中得以顽强地传承,此类“变与不变”的博弈即是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融入当下社会语境的真实体现。两位教授的生动演讲,让大家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神话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引导大家在艺术设计创作中关注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建构逻辑与方式方法,值得大家结合专业深入反思学习。
我校举办此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学术讲座,不仅是对广大师生普及非遗文化与知识,更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及“两个结合”的积极回应。作为设计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应立足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理念,不断增强自身的文化使命感和设计责任感,借助现代设计手段探寻非遗资源当代传播与表达的有效方式,学会在非遗符号的现代设计阐释中承传、建构集体历史记忆,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服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形态的建设需要。
(供稿:博物馆;校审:郑静;复审:石龙潭;终审:韩文涛、赵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