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教授谈艺术设计教育和文化创意产业

2005-12-22
               
专家教授谈艺术设计教育和文化创意产业
 
     我院承办的“2005全国视觉传达设计教育论坛”暨首届“‘设计之星’全国大学生优秀平面设计作品展览”得到了全国众多专家教授的关注,在活动筹备及举行过程中,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副秘书长王春立,东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亚非,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副院长孙建君,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主任周靖明,山东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荆雷,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何晓佑,青岛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主任岳晓泉,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谢燕淞,西安美术学院设计系副教授黄向东,中国商务广告协会副会长、广东黑马广告创建人张小平等专家教授对院报记者谈了对艺术设计教育和文化创意产业的看法,我院院长潘鲁生谈了我院承办本次活动的意义。
记者:请问您对参展作品和论坛有何看法?
王春立这次这样规模的大学生作品展在全国来讲还是第一次,比较顺应当前中国经济发
展对艺术设计的需求,意义也是很具跨越性的。这在平面设计领域,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王亚菲:这次论坛倡导的理念形式上比较好。什么是设计?设计就是创造功能。只有讲究功能,才能换来价值,否则创作的作品就只是一个陈列品,毫无使用价值。我们的设计很多只适合于陈列展览,展览完毕后,就没用了,当然,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学生没有时间到市场上去实践。学校要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关键问题是学校和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如何把学生的创造才能与实用主义相结合,艺术设计不同于纯艺术,学生在创作时,不仅要注重作品的观赏性,更要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必须把设计重点放在市场和消费者需求上,在服务消费者的同时赢得自己的效益。如果学生在校时做的作品都是按真正适应市场需求设计的,那么毕业后就会形成习惯,形成良好的设计理念,所以学生在学校作设计一定要讲究真实性。
周靖明:这次展览对全国高校的大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为各个省、直辖市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提供了一个相互沟通的平台,全国的大学生有了这个交流平台,可以相互观看一下院校与院校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作品,从而有一个比较,有一个竞争,加深自己对各自专业的热爱,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谢燕淞首届“‘设计之星’全国大学生优秀平面设计作品展览”为全国的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本次展览收集的作品总体上来讲质量是比较高的,涌现出了不少优秀的作品。比较起来,书籍装帧质量更好一些,标志、视觉形象对比类的作品稍差些。
黄向东:全国大学生参赛作品所包含的内容比较丰富,范围广泛,充分展现了中国当代平面设计领域优秀作品的水平,体现出了像山东、广东等一些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的设计很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挖掘和体现。同时,也体现了各个院校优秀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成果。
记者:您认为我国艺术设计教学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何晓佑对于教师来说,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并将其挖掘发展,教育授课不能是死板模式,要充分激发学生思维,使其善于发现、提出问题,课堂气氛要活跃,积极互动,与学生展开讨论,要以更宽泛的视角对待教学。在校学生一方面应端正心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各种知识,拓宽知识面,将来未必一定要从事所学设计专业,可以考虑向其他行业发展,像设计管理、新闻媒体、影视等工作,要发挥主动性,不断给自身输送新鲜的血液,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山工艺的发展特别迅速,作为一个建校仅有32年的年轻设计院校,这种发展速度是惊人的。首先是办学思路、理念清晰,定位明确,其次是注重发展自己的优势专业,办学有特色,领导班子凝聚力强,学科建设力度大,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我国与国外设计教育在知识结构搭建方面有所不同,中国设计教育大多是“一字形”结构,国外教育则注重设计思维的广度和宽度,课程结构呈“梯字型”构架,注重课程的组织和学生个性思维的发掘,注重设计的过程,而中国设计教育则注重结果。
孙建君: 作为艺术设计院校,应从民族、文化、历史、思维方式、表达方式等方面学习把握,进而形成中国的气派。同时,还要学习国外文化,并以此为基础丰富中国的教育内容。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各院校之间也要相互学习。视觉表达方式和手段是多角度的,可通过院校间的互动从宽广的领域中找到教育发展的共同点,这对大家都有所帮助。文化是相通的,只有切合本民族文化心理的东西才能称之为有内涵、有意义的东西。
    对于设计艺术教学,一要借鉴传统文化;二要吸收其精华使之成为丰富自己的营养;三要传承本国的文化,从思想、感觉、认识上自然流露出来,达到自由的设计境界。
    我国在设计艺术教育的引导上要继续发扬传统文化中好的东西,在降低成本、满足需要的前提下进行设计创作。就包装设计而言,要从传统文化中找到设计符号,利用纯天然材料制作出既美观又环保的设计品。对某一事物的热爱出于你对它的了解。我们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还为之甚少,一定要重视起来,决不能漠视传统文化。
周靖明:我觉得一个好的老师、有社会实践经验的老师会把自己的构思讲述给学生。学生做设计,要成为一个好的设计师,只靠大学四年不能完全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设计人员,公司需要什么样的设计毕业生,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交给任课的老师去解决,而不是同学。
岳晓泉:“设计改变生活”是上届世博会提出的口号。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个好的设计,必将推动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的出现。当今的设计与生活紧密相连,人们对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今设计的主流已经开始注重节约能源,提倡绿色设计、环保设计、科技设计。我个人认为,现在的艺术设计教育应着眼于“两条腿走路”。一是培养实用型人才。我承担了研究生和本科生的课程教学,对研究生和本科生的要求就不一样,对研究生的教育要倾向于科学性和科研性,像包装设计和广告设计等,要求研究生做到概念化、前卫化,有一定的文化深度;对本科生的教育更强调功能性。设计和纯绘画是有很大区别的,纯绘画体现社会责任感,而设计的应用方向是企业,要投入生产,一个好的设计可以救活一个企业,一个不好的设计可以毁掉一个企业。有些学生的作品看似前卫,但脱离了艺术设计应具有实用价值这一前提,所以当今对本科生的教育要适应社会需求,要倾向于培养实用型人才。
王亚菲:设计教育要结合实际、结合市场,引导学生在注重观赏性的同时,也要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这次大学生平面设计作品展收集的2500余件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教室里做的,结合实际、结合社会的少,用设计圈内的话说就是“玩家越来越多,猎手越来越少”,大家都非常会玩,玩得品味也非常高,但是没有考虑到应用,真正要接受市场的考验还差得相当远。以后做设计时应多结合市场,多结合企业项目,锻炼自己早一点成为猎手,不要成为玩家。设计早就成为一个产业,设计不是艺术百分百,应该有它的商业价值和功能,设计要在注重视觉欣赏的同时更注重功能及应用,要带出功能,带出经济效益。设计的最初目的应该联系市场、联系经济发展、联系生活,设计要应用于生活,不能局限于虚拟的设计、局限于欣赏,不能成为“展览的设计”,注重应用的设计作品才有生命力。设计教育应该把握正确的方向,尤其是教师要给学生选择真实的项目,即使不是真实的项目,也应要求学生按真实的项目去做。
黄向东:我认为中国当代平面设计教育还处在一个起步阶段,虽然我们进入商品经济已有二十多年,但是我个人认为中国当代平面设计教育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因为我们开放的时间非常晚,早期中国没有发展平面设计的环境。随着现代媒体的不断发达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我们也能获得及时的国外信息,但是设计并不是一件能急于求成的事,它需要从基础课去挖掘和研究,譬如说,如何体现中国人文精神,如何体现中国人文消费需求和视觉传达需求等,我们要从比较学上探讨一下西方国家成功的案例。同时把我们中国传统的文化,如优秀的图形、人文精神等转化、呈现出来,而不是把国外的东西拿来,然后把中国的文化符号加进去,这样做只能形成硬性的、技术上的设计,没有从设计精神上去体现,更没有满足当代设计的一些需求。
记者:您对艺术院校在校大学生有何建议?
谢燕淞:对于从事设计创作的在校大学生来说,眼界要高,现在大学生的设计作品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印象设计的成分多一点,没有很好地同社会结合在一起,但是要真正同社会紧密结合在一起又受到很多限制,在校大学生要想创作出理想的设计作品,就要把设计与社会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在校大学生经常参加各种比赛对自己的发展和创作水平的提高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我也鼓励学生去参加各种展览和竞赛,我们学校有很多学生,大一就出去参加各种各样的竞赛,到大四的时候,已经参加了50、60个展览;有的学生大三时,别说获奖项,就连企业对作品的反馈都没有,但是到大四时各种各样的奖项倒不约而至。所以说,参加竞赛有时候可能会受到挫折,但是大家千万不要气馁,要积极地去参加,在比赛中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和水平。
周靖明:我觉得中国的视觉传达设计不仅只在平面方面,还要从动态的平面上、视觉媒体上下功夫,而且应该有更多的表现的手法和载体。我想今后可不可以做现场的创意发挥,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用自己的想象力、创造性思维把规定的选题表达出来,并用口述的形式向评委传达设计方案、理念,这也能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我在给学生上课时讲过,做平面、视觉传达设计不但要在手上下功夫,还要有一个好的沟通能力,因为今后不是自己给自己设计,需要跟老板、跟同事交流,所以必须学会跟人沟通,这是我的一个建议。
岳晓泉:学生设计的作品要有先进的文化性,更要有实用性。像韩美林先生设计的福娃就做到了雅俗共赏。一味地追求欣赏性却忽视了实用性的设计作品是不会被企业采用的。做包装设计有一个原则,即经济、美观、实用、大方,工艺美术“工”在前,“艺”在后,艺术家要保持现实主义的心态,不能随心所欲。
    就学生的作品而言,专家看着好的,企业方未必认可。这是因为,大部分企业家没有接受过设计教育。所以,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设计概念,明确为何要这样设计,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大学生一定要把握好目标、把握好度,在进行设计创作时,要认真思考,不能为应付作业而做创作。俗话说“三思而后行”,反言之,如果把握不好度,只偏向实用,有技术性而无文化性,也不行。设计教育应该在技术和艺术领域之间探讨,找寻到既体现文化,又包含实用性的结合点。
张小平:我认为艺术院校大学生要思考五件事:第一,你的学校在哪个城市;第二,你所在的学校是综合院校还是专业艺术类院校,这决定了学校的学术氛围;第三,遇到什么样的老师;第四,身边的同学怎样,如果身边的同学很有才华,积极向上,就会给你很大动力;第五,就是你自身要努力,另外还要注重通过网络资讯获取知识,开阔视野。
荆雷:学生们要自己去发现、去研究,不能处于被动的状态,老师要很好地引导学生,如果学生有兴趣,就会做自己喜欢的设计,就会主动去学。在大学前三年不应该接受太多社会的东西。一个人20岁左右是最有创作性的时候,这个时候不要过多用社会的东西去束缚它。我们的设计教育曾走过一段弯路,闭门造车,后来有一段时间全面开放,但是发现那一代学生过多地接触社会,也会没有后劲。在最具有创造性的时候,过早地接触社会,他们的创造思维会被社会控制住,学生在大三、大四时,基本的创作方法、思维模式、基本的创造观念已经基本形成,这时候去了解社会,进入社会,可能会学会一些新的东西。学生要善于思考、主动去发现问题,主动去解决问题,要有敏锐的生活感受,敏锐的观察能力,在观察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设计和生活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是紧密揉合在一起的,我们平常去买一瓶水都要设计:怎样是最高的效益、怎样最省钱。在作设计的时候也要考虑怎样达到这个目的,道理是一样的。我们的学生往往是被动地去学习,去做作业,他们总觉得学习和生活是两个概念,没有很好地把设计和生活结合在一起。
记者:请问您对文化创意产业有何看法?
荆雷:我认为具有中国文化精神是第一位的,整个世界设计潮流的发展,都具有本土的文化底蕴,这是一种特色。当今中国不仅仅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经济文化军事大国,世界各国对中国文化比较关注。在90年代,中国的设计一直处于模仿阶段,在模仿过程中,接受设计形式方面的理念,但设计形式方面的理念最终要落实到自己文化的表达上,这种表达在今天,最起码在我们看到的东西上还没有达到完美的程度。我们还处在一个创作自己国家民族设计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次活动、每一次交流,都应该进行探讨,积累是非常重要的。设计的发展要有一个过程,融合也好、继承也好,这都需要有一个过程。
张小平:广告、设计跟房地产这些是“富地经济”,所谓“富地”有两个标志:人口众多和人均收入高。中国广告创意的现状从背景来看主要集中在“富地”,如北京、上海和广州,这三地的广告费占全国的差不多一半,其中上海外资公司比较强;广州本土跟外资公司势均力敌。单从创意来讲,主要有两股潮流:一个是香港、新加坡、台湾的创意人到国内后的带动;另一股是本土生发出来的、在广州、上海工作过的一些年轻人回到地方发展成长。广告创意的发展主要在影视表现方面有较大发展,如获得今年中国广告节大奖的百度的“唐伯虎篇”,导演就是本土创意人。
黄向东:设计就是计划,中国已经开始重视创意产业这个领域,简言之,设计可以改变生活,设计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设计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这些从视觉感知等方面都能体现出来,它能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这一方面,人们也开始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产业化不是只停留在口头上的,更要注重中国的国情和民族情感的需求,理性地去把握对国际化的认识,这样设计的作品才能有创造性,又有可能既满足人们的视觉感受,同时又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
潘鲁生首先,承办本次论坛暨设计作品展受益的是学校,尤其是学生。从先前的组织、策划及活动安排,包括与社会各界的接触,为我院学生走向社会、了解专业创造了平台。当然,我院还很年轻,需要多所院校的支持。承办本次活动,可使兄弟院校对我院的组织、管理、教学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有进一步了解,立体地、全方位地展示了我院的综合实力。从深层次讲,艺术院校之间需要交流与合作,在承办过程中,我院的学术水平、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都得到了全面提升。
我院东道主意识强,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活动组织策划得好。例如:我院为每位嘉宾提供了“爱心一对一”服务,向来宾赠送标志性礼品围巾,在颁奖现场专设名家点评,这都是我院的特色。近年来,我院学生屡屡在国家级比赛中夺得大奖,这说明我院学生的专业水准高、作品水平高、综合素质高。我院会以本次作品展为契机,向100多所院校及参展的学生学习,再接再厉,争创佳绩。
 
 

上一条: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赵健谈艺术设计教育

下一条:中国美术家协会平面设计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曾辉谈艺术设计教育和文化创意产业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近期热点

学校地址

长清校区: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大学路1255号

千佛山校区: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千佛山东路23号

联系方式

网站:www.aiyoumaicai.com

Baidu
sogou